孩子永远是家长心里最柔软的地方。
最近有家长在说,她非常愤怒和情绪化,她说:
别的小朋友在康复干预后,顺利上了幼儿园;而我的孩子却感觉在原地踏步,这是为什么?
这位家长的倾诉,也反映了很多自闭症父母的疑问。我们非常能理解家长们的感受。
但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的自闭症孩子,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。在孩子的康复中,也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。
比如孩子的病程、轻重程度、目前的能力状况、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。
有的孩子要说出一个字,一个词语,需要医生和家长同心协力,甚至教上千遍,万遍,孩子才会有所改善。
下面分享一位星爸的自述
一路走来他经历了什么
又有哪些感悟
去年的某一天开始,我的孩子似乎忘记了怎么说话,渐渐地也忘记了如何看我的眼睛。
网上显示的11条自闭症症状,让我几近崩溃。
当时发现娃娃有这个病的时候,我就是崩溃。
给家人打电话都是哭,都是崩溃。
到一定的时候,像有时候晚上睡觉都想哭,看到娃娃就想哭。
但是一觉醒来,娃娃他还是不会正常啊,他还是自闭,他还是跟以前那个生病状态一模一样,他不会一下子就变好的。
生病前,我觉得他很聪明,会说几十个词语,到了2岁之后就开始慢慢慢慢地下降。
到了2岁3个月的时候,干脆不理人、不看人,一点眼神都没有,一点交流都没有。
一个字都不会,就更别说“爸爸妈妈”了,他就是完全无语言。
从沉默爸爸到孩子玩伴,从满脸泪水到满心欢颜。
我改变了,孩子也改变了,因为爱和陪伴。
我就是天天陪,我要求他妈妈和我天天陪,天天陪着他,有时候会看你一眼。
以前在家都是各忙各的,就没注意这些,感觉他看我了的时候很好。
到最后我直接到医院就诊,确认是自闭症,当时其实我也不接受,真的不接受!接受不了!
现在虽然我接受我娃娃是自闭症,但是我带出去,没有任何人说我娃娃是自闭症,我现在感觉心里面比较满意。
还比较可以,现在我心里面非常欣慰,也非常感谢医院。
医院我要感谢,但我自己也付出得很多。
必须付出,那是父母的责任!
从一个字都不会,完全无语言,改善到和普通小朋友没有明显差别。
孩子的进步很大!他的成长背后,除了专业康复干预,还少不了家长的辛勤努力。
那么家长可以用哪些方法,让孩子的康复更有效呢?结合星爸的亲身分享,整理了5个方法给大家。
1勇于接受、用心去爱
在自闭症孩子的康复中,家长一开始就有正确的态度,这对孩子的康复效果以及在家庭自然融合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。
这里有2点要注意:
★ 第1点,接纳孩子。
当孩子诊断自闭症,近半的家庭会花在短则数月,长则一两年的时间对孩子进行反复诊断。实际上,这会让孩子错过最佳康复期,情况变得更加糟糕。
建议家长一旦发现怀疑有ASD倾向,就要尽早干预,甚至不必等到诊断。
因为年龄越小孩子的大脑可塑性越高。自闭症以及发育迟缓的黄金干预年龄为2-6岁,适宜干预年龄为2-12岁。
★ 第2点,自闭症孩子首先是孩子,家长爱的陪伴少不了
在采访中,正如那位星爸所强调的:
作为星爸星妈,一定要注意,千万要注意随时给孩子爱。
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,怎么做怎么有效,要去摸索。但是一定是必须要行动。
不断尝试,一遍、两遍,三遍,无数遍,日复一日…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,一点一点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。
2切忌过分溺爱
由于孩子的特殊性,很多家长都会特殊照顾,甚至过分放纵。比如:对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,也去满足他;在生活中,对孩子无微不至,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…但是,这些做法的结果通常不容乐观。
★ 第一,剥夺了他学习自立的权利,也会进一步加重自闭症孩子的问题行为,让孩子的进步得不到保障,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更加困难。★ 第二,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。
一味地迁就孩子,并不能让孩子对你真正的喜爱。相反,在临床观察中发现,建立良好规则反而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。
对于帮助他建立规则的人,也会产生带有尊敬的依恋感。
建议家长:
在行为管理上,应该建立和对待一般孩子一样的标准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从生活小事着手,培养孩子独立性,自理能力。
3切忌过分投入
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孩子的教育训练上,而完全忽略了自己和家人,封闭自己的社交。
这是不正确的养育孩子的方法。
这不仅会使家长精疲力尽,还会对婚姻和家庭的平衡与和谐造成危机。
因此,家长一定要给自己和家人适当的私人时间和空间,并一直保持着对自己生活的关注。
4多学习相关知识应用到家庭融合训练中
作为星孩的父母,要积极学习自闭症相关的知识,包括训练方法,以及了解孩子会有哪些问题行为,如何应对处理等等。★ 一方面,因为在我们家庭生活中,有大量的生活场景,充分运用起来,可以帮助改善孩子的语言,认知,社交,有更好的康复效果。
▽香港教育大学李萍英教授和家长们一起读书,为家长讲解专业的正向教养知识。
★ 另一方面,普通孩子在各个阶段体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,也会在自闭症孩子身上体现,可能还会更加突出。
家长通过学习,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方法,就能更好地应对孩子所出现的情绪、行为问题。
学习的途径:
家长可以自己看相关的书籍;在陪伴孩子康复训练的时候,多留心去学习康复治疗师的康复训练方法。
▽香港教育大学李萍英教授为家长准备的正向教养教材
5合理训练 为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
①在指导下进行训练孩子的训练应该是科学的。
因此,家长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,通过规范的评估确定孩子的训练基线和能力状况,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并进行训练。切不可盲目模仿他人的做法,而不分析孩子实际,强加给自己的孩子。
②掌握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
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与正常儿童的训练有共同之处,但是,在训练方式方面又有其特殊性。
比如:针对孩子的训练,有“个别化教学计划”(简称IEP, individual educational plan)。
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病程、目前的能力状况、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,为孩子制定合理的阶段训练目标。
★ “一对一”教学侧重个别化的针对训练,引导孩子从模仿学起;
★ “集体课”在自然的情景中,大量地,紧密地,帮助孩子学习互动交流技巧。
在家庭自然的融合训练中,家长必须掌握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,才能适应孩子发展的需要,让康复效果更好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希望能帮助到不知所措或正在处在困惑中的家长。
小朋友患上自闭症,作为父母,必须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和勇气。
同时,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来面对现实、面对孩子。
★ 孩子专业的康复训练,有哪些方法?
★ 自闭症如何筛查?有特效的训练方法吗?..
成都西南儿童医院温馨提示:如有疑问请在线咨询,我们会根据孩子的状况,为您提供就医指导和健康咨询。
成都西南儿童医院是西南地区以“医教一体多学科诊疗康复体系”为亮点的示范型国家二级专科医院,主要治疗儿童多动症、抽动症、自闭症、语言障碍、遗尿症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矮小症、增高、性早熟、肥胖症、智力低下、发育迟缓、癫痫、脑瘫等其他儿童疾病。以儿童为中心、以专家为核心,为孩子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。
关于作者